解析:自媒体为何能截留网站流量?



一、自媒体截留网站流量的现象 

自媒体的兴起使得网站流量逐渐被分流,许多网站运营者面临着流量减少的困境。近年来,自媒体成为互联网中的一股重要力量,不断参与到对公共议题的围观和讨论中。然而,自媒体的非专业性、匿名性等特质使得其行为缺乏有效约束,逐渐形成 “流量至上、唯利是从” 的风气,并因此滋生出各种炒作乱象。

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,开展为期两个月的 “清朗?整治‘自媒体’无底线博流量” 专项行动,旨在遏制 “自媒体” 摆拍造假风,压缩无底线博流量行为空间,提升 “自媒体” 发布信息可信度,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。

自媒体截留网站流量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自导自演式造假:摆拍发布虚假事件信息,拼凑剪接网络视频图片,引用旧闻旧事以旧为新欺骗公众,侵犯他人合法权益,破坏网络生态。

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:假冒热点事件当事人、亲属或者相关人员发布信息,炮制阴谋论等耸人听闻的信息,操纵矩阵账号散布违法和不良信息,制造虚假热点,浪费公共资源。

以偏概全设置话题:片面选取争议或负面词汇,炮制标题党、震惊体式话题,诱骗公众点击浏览。将极端个例概述为群体现象,以夸张的负面叙事渲染消极情绪,挑动群体对立,破坏社会共识。

违背公序良俗制造人设:编造苦情故事制造卖惨人设,打着助农、慈善等旗号,利用公众同情心理骗取关注,牟取利益。迎合低俗需求制造炫富人设,刻意展示金钱堆砌的奢侈生活,借此吸粉引流。挑战公众认知底线制造审丑人设,以装疯卖傻、恶俗行为等进行自我丑化,博取关注。

滥发 “新黄色新闻”:运用煽情化表达手法,配以抓人眼球的标题和封面,制作发布要素不全、真假难辨、质量低下、公共价值缺失的信息内容。

在热点案事件中,自媒体 “蹭流量” 现象突出。其传播特征主要有:

主体:虚构身份增加信息可信度,编造自己是当事人本人、当事人近亲属、案事件知情人、利益相关方等身份,提升信息可信度,将舆情推向高潮。

渠道:以短视频平台为主要传播媒介,短视频平台用户人数众多且表现活跃,可以快速实现流量聚合,满足 “蹭流量” 行为的资源需求,同时短视频的即时性也为自媒体提供变现渠道。

时机:与案事件信息交叉出现,自媒体在案事件发展过程中精准捕捉信息 “气口”,挤占和抢夺流量,一旦官方发声回应,“蹭流量” 行为又会在事实信息释放后消失。

方式:无原则、无底线 “蹭” 只为流量,以传播正能量、社会新风尚等为旗号引流 “涨粉”,或 “反其道而行之”,以丑、以恶为美进行 “反蹭”。

自媒体的出现带来了流量的重新再分配,过去媒体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,如今普通人可以通过视频、直播、写文字等形式积累强大的流量。自媒体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,算法推荐机制让新晋创作者也有机会获得曝光,但也存在内容受制于平台规则、用户注意力分散、平台政策变化影响品牌形象等局限。相比之下,品牌网站拥有独立域名,代表专业形象,是企业对外展示实力的重要窗口,不受第三方平台约束,可自由设计页面布局、撰写原创内容、发布产品信息,积累的用户资源转化率更高。自媒体与品牌网站可以相辅相成,共同促进业务增长,利用自媒体平台扩大知名度,引导粉丝访问官方网站获取更多信息,在品牌网站上提供订阅服务,增强用户粘性。

二、自媒体截留网站流量的原因 

(一)自媒体的 “流量密码”

自媒体之所以能够截留网站流量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掌握了一些所谓的 “流量密码”。

无底线蹭热点、消费灾难、贩卖焦虑等行为吸引用户关注。在热点事件发生时,一些自媒体为了获取流量,不惜无底线地蹭热度。比如,在灾难事件中,不是以客观、理性的态度进行报道和分析,而是消费灾难,通过夸大其词、制造紧张氛围来吸引用户点击。同时,还会贩卖焦虑,让用户在不安中持续关注其内容,以获取更多的流量和利益。

煽动对立、撕裂共识,制造热点获取流量。自媒体常常通过片面选取争议或负面词汇,炮制标题党、震惊体式话题,诱骗公众点击浏览。将极端个例概述为群体现象,以夸张的负面叙事渲染消极情绪,挑动群体对立,破坏社会共识。例如,在一些社会问题上,故意夸大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,引发网友的激烈争论,从而提高自己的曝光度。

无节操引流,骗取打赏、流量变现。一些自媒体通过编造苦情故事制造卖惨人设,打着助农、慈善等旗号,利用公众同情心理骗取关注,牟取利益。迎合低俗需求制造炫富人设,刻意展示金钱堆砌的奢侈生活,借此吸粉引流。挑战公众认知底线制造审丑人设,以装疯卖傻、恶俗行为等进行自我丑化,博取关注。同时,还会通过各种方式引导用户打赏,实现流量变现。

(二)内容违规与账号违规

内容违规方面,包括版权问题、违规内容、质量不高、含有不适场景、非平台喜欢内容和非原创作品等。

版权问题:发布涉及他人版权的视频内容,如未经授权使用的音乐、图片、视频片段等,可能会导致视频被平台认定为侵权,被删除或限制流量。

违规内容:发布违法、暴力、低俗、色情等不符合平台规定的内容,会导致视频被平台封禁或降低流量。

质量不高:频繁发布质量低下的视频内容,如画质模糊、剪辑混乱、内容重复等,会让观众失去兴趣,影响账号的流量。

含有不适场景:内容含有暴力血腥等令人不适的场景,平台会对其进行限流或下架处理。

非平台喜欢内容:平台有自己的推荐偏好,如果内容不符合平台的风格和定位,就很难获得推荐。

非原创作品:直接搬运、拼接、抄袭他人的内容,这种行为不仅会受到平台的惩罚,也会让用户对账号失去信任。

账号违规方面,有低质量内容和机械刷量等问题。

低质量内容:账号发布的内容整体质量低下,会影响账号的权重和流量。

机械刷量:使用刷量软件或购买刷量服务,虽然可能会暂时增加流量,但这些观众通常是虚假的,平台会对此类行为进行封禁。

(三)平台推荐机制与限流规则

自媒体平台的推荐机制使得用户更容易刷到自己喜欢的内容,从而截留网站流量。

目前,自媒体平台的推荐机制大致一样,都是属于智能推荐。平台会根据文章的综合表现,包括浏览量、阅读完整率以及热度等因素进行评估,然后进行首轮推送。如果首次推送效果好,会进行第二轮、第三轮推送,让文章在该领域内得到广泛传播。同时,平台会通过分析文章的标题和内容,对文章进行分类,并形成标签,从而将文章精准地推送给特定的人群。

平台限流规则也可能导致网站流量被自媒体截留,如内容含有广告推广信息、标题违规词、质量不高等情况会被限流。

内容含有明显的广告推广信息,标题有违规词或者有一定的争议,内容质量不高,含有暴力血腥等令人不适的场景,非个人原创作品等情况,平台会对内容进行限流。

(四)自媒体的截流方法多样

昵称截流,统一具有唯一性的昵称,利用热门人物或事件截流流量。

互联网上宣传,最强的流量来源于账号昵称,和内容标题。当热门人物或事件出现时,有人会直接使用与热门相关的昵称,一下截流了大量流量。比如董宇辉火了,有人直接使用一个与辉同行这个昵称。

账号截流,修改账号与微信号一致或采用特定格式,如字母加手机号。

把账号修改与微信号一样,或是使用一个特有的账号,添加序号,或是修饰来表达。之前比较常用的就是字母后面加手机号,这样只要看到这账号,很多添加不上的,直接添加手机号,一样可以达到截流的效果。

介绍截流,将热门账号昵称放在自己的介绍处,引导客户进入自己的流量池。

当昵称被别人使用了,账号也被别人使用了,就可以使用介绍截流。将热门账号昵称直接放到自己的介绍处,当别人搜索对应账号的时候,关键词可能就会通过自己的账号介绍直接上排名拦截流量。利用介绍处截流还有一种高流量的方式,不管在哪个平台,直接搜索行业关键词,或是产品关键词,或是职业关键词,出来的下拉列表,或是相关账号昵称,就是可以用在介绍处的内容。

三、网站流量被自媒体截留的影响 

对网站运营者来说,流量减少可能导致经济效益下降,影响网站的发展。

随着自媒体截留网站流量,网站运营者面临着流量大幅下滑的困境。就如一些站长所爆料,百度调整搜索策略,将原本导给中小网站的流量留给自家百家号,使得部分网站百度联盟广告收入锐减,甚至连域名钱都不够。这直接影响了网站的经济效益,中小站长们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,很多不得不弃坑转行。对于靠网站广告收入维持运营的网站来说,流量的减少意味着广告主的减少和广告价格的降低,收入大幅下降,进而影响到网站的持续发展,包括服务器维护、内容更新等方面都可能受到限制。

对用户来说,可能会接收到更多低质量、虚假的信息,影响用户体验。

自媒体为了获取流量,常常采用无底线的手段,如无底线蹭热点、消费灾难、贩卖焦虑,煽动对立、撕裂共识,无节操引流等。这就导致用户在浏览自媒体内容时,可能会接收到更多低质量、虚假的信息。例如,部分自媒体移花接木制造虚假信息、颠倒是非抹黑攻击、“标题党” 恶意炒作,用户难以分辨信息的真实性,容易被误导。同时,这些低质量的内容也会影响用户的阅读体验,让用户在寻找有价值信息时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。此外,一些自媒体还会发布含有暴力血腥等令人不适的场景的内容,或者非原创、质量低下的作品,这些都会降低用户对网络内容的满意度。

四、应对自媒体截留网站流量的策略 

(一)网站自身的改进

坚决保持更新优质原创内容,提高网站的质量和吸引力。

网站应致力于提供有深度、有价值的内容,避免与自媒体的低质量、博眼球内容趋同。可以组建专业的内容创作团队,深入挖掘各个领域的热点话题,以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的分析为用户提供全新的认知。同时,注重内容的形式创新,如采用图文并茂、视频解说等多种方式呈现,提高用户的阅读体验。

开凿有潜在价值的长尾词,增加网站的流量来源。

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,找出与网站主题相关但竞争较小的长尾关键词。例如,如果是一个科技类网站,可以针对特定的科技产品型号、技术问题解决方案等挖掘长尾词。在网站的内容创作中自然地融入这些长尾词,提高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,吸引更多精准的流量。

研究网站统计工具的数据资源,优化用户体验,提高流量增长。

利用专业的网站统计工具,如 Google Analytics 等,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。了解用户的访问路径、停留时间、跳出率等指标,找出用户体验不佳的环节进行优化。比如,如果发现某个页面的跳出率较高,可以优化页面的布局、内容呈现方式,提高用户的留存率。同时,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,调整网站的内容策略,提供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。

(二)加强平台监管

督促网站平台深入自查自纠,从严从重处置违规自媒体。

网站平台应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,对自媒体发布的内容进行全面审查。一旦发现违规行为,如造谣传谣、假冒仿冒、违规营利等,应立即采取措施,包括删除内容、封禁账号等。同时,平台要加强对自媒体创作者的教育和培训,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。

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监管,与公安等部门联动,严惩网络犯罪行为。

政府应加大对自媒体乱象的整治力度,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,明确自媒体的责任和义务。与公安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,对涉及网络犯罪的自媒体行为进行严厉打击。例如,对于利用自媒体进行诈骗、传播有害信息等行为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
探索运用经济手段,让违规营利的自媒体付出代价。

指导网站平台运用经济手段,对违法违规营利的自媒体予以清空粉丝数量,暂停或关闭直播、用户打赏、知识付费、收益提现权限,下架商品链接,取消广告收益、流量分成等处罚措施。通过经济制裁,让自媒体创作者认识到违规行为的严重后果,从而规范自身行为。

(三)保护自身权益

注册商标,防止自媒体拦截。

网站可以注册自己的商标,提高品牌的辨识度和保护力度。一旦发现自媒体使用与网站商标相似的名称或标识进行流量拦截,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
批量申请长尾关键词账号,保护账号不被拦截。

针对有价值的长尾关键词,批量申请相关的账号,占据搜索结果页面,防止自媒体利用这些关键词进行流量拦截。同时,对这些账号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,发布与网站主题相关的优质内容,引导用户访问网站。

申请带符号的公众号,防止搜索流量被截留。

在申请公众号时,可以选择带有特殊符号的名称,增加公众号的独特性和辨识度。这样在用户搜索相关内容时,更容易找到官方公众号,避免被自媒体的公众号截留流量。

批量注册带字符公众号,占据搜索排名。

批量注册带有特定字符的公众号,通过优化公众号的内容和运营策略,提高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。这样可以在自媒体的竞争中占据优势,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和访问。

谈判收购目标账号,为己所用。

对于一些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自媒体账号,如果其与网站的主题相关且存在流量拦截的情况,可以考虑通过谈判收购的方式将其纳入自己的旗下。这样不仅可以消除流量拦截的问题,还可以借助这些账号的影响力扩大网站的知名度和用户群体。

五、总结 

自媒体截留网站流量是当前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,需要网站运营者、平台和政府共同努力,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,以维护互联网生态的健康发展。

自媒体的兴起给互联网流量格局带来了巨大变化,一方面,自媒体凭借其灵活多样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,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,在一定程度上截留了网站流量。但另一方面,这种现象也给互联网生态带来了诸多挑战,如低质量内容泛滥、虚假信息传播等。

对于网站运营者来说,要积极应对自媒体的挑战,通过保持更新优质原创内容、开凿有潜在价值的长尾词、研究网站统计工具的数据资源等方式,提高网站的质量和吸引力,优化用户体验,增加流量来源。

平台方面,应加强监管,督促网站平台深入自查自纠,从严从重处置违规自媒体。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,与公安等部门联动,严惩网络犯罪行为。同时,探索运用经济手段,让违规营利的自媒体付出代价。

政府应加大对自媒体乱象的整治力度,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,明确自媒体的责任和义务。加强网络治理,培育健康网络生态,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,加强技术手段和监管机制,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,加强对公众的网络素养培养。

总之,解决自媒体截留网站流量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,只有这样,才能维护互联网生态的健康发展,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、可靠的网络服务。




上一页:网站运营者:直面自媒体挑战,开拓创新之路下一页:南京企业之变:挑战与机遇交织下的发展之路
关注微信
  • 微信
联系电话
  • 13770851495 联系电话
回到顶部